与大自然同息(52)

安妮阿卡的老妪

夏纳汗的诗选《阿拉斯加诗集》中,有一首优美的诗:<安妮阿卡妇女的故事>,就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而写。这首诗抓住了这个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精神。

每年当果莓成熟时,她将离开村落。

她独自在寒冷的大地上行走,在宁静和果实之间洗涤她的灵魂。

大概七天后,她应该就会回来。没有人担心,

因为她是一位聪慧年老的爱斯基摩妇女,知道如何照顾自己。

有一年,安妮阿卡村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。

这位年老的妇女仍和以往一样,在阳光下展现愉悦的脸庞,

眼神中闪烁着长年的孤寂。村里的人感觉得到她就要离开他们了,

还有她那带着受伤和顺服的心情超过他们的脚步声。

第七天后,有人循着小路找去,两天后找到了她。

她似乎正在安眠。宁静的天空掠过她的脸庞。

她已拖着她那身疲惫年老的身体,走到尽可能地远,

量后将它留存这片冰冷的大地上。

非人人都可拥有因时制宜的智慧,但它却是人类的一项智慧,适可帮助人类走出想留住一时半刻的倾向。

当结构性张力建立后,阻力最小之路将可能包括由旧形式演变而来的新形式。有些观念、事件、安排、关系和表达方式可能会变,但这个改变仍是创造过程中有机特性的一部分。

但社会的观点与这个认知却有相当的出入。在一个不断演变的宇宙中,我们却希望永恒会存在。

时不我予的美国企业

这种情形在美国企业界最为普遍。六零年代,美国经济繁荣。许多大企业的老板都认为,他们所面临的唯一挑战就是,如何将以前不断累积的利润,再予以大幅扩充。这是一段稳定成长和全面拓展的升平时期。美国企业界认为这是他们“办到”的。虽然这也是一个创新发明的大好时机,但企业界却至得意满。在这同时,时代巨轮不断转动,整个世界正逐步向前,来自亚洲的工业竞争力,对于美国消费者产生的冲击也就不足为奇了。美国汽车制造商落到最后仅能够要求美国人看在爱国心的分上,购买品质差、价格昂贵的汽车。

突然间美国企业界警觉起来。为了对付新的环境,“再度工业化”等字眼成为当时流行的标语。美国企业开始采用日本式管理,品管圈、劳资合作以及员工兼老板等制度,像野火一般席卷全美。但美国企业界其实只是在玩流行的把戏而已,各式各样的专家在企业界游走,就好像受雇的枪手在昔时的西部漫步一般。

企业的性格大幅转变,火气十足、聪明、有活力、有个性又年轻的经理人,抢到了一席之地,他们丢弃以往会议室中安全、沉稳、正规和熟悉的作风,改采闲散和创意的作风;破旧却经过精心设计的牛仔裤,成为新的企业地位标志,首先在高科技业界登场,然后传染到金融界和华儿街。一家公司若聘用了看似六零年代嬉皮的员工,并不是出了问题。脑筋快、点子多的经理人破格擢升,将旧式经理人扫地出门。

分享到:

评论0

  • 您的称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