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白皮书-第(199)页

像我妹妹,现在是已经被她妈妈磨刀十分之坚毅了,但记得十几年前,她还比较会生气的时候,有次我安慰她说:『这个妈,说不定也是你投胎钱,自己选的啊?』

她回我:『我可不记得我有选过她!』

人在选择了『情绪』时,当然也就同时选择了『自己是受害者』的这种设定了。

当然,生气惯了的人,是很难相信自己是可以不生气的,但是,如果从今天始,我们决定不再选择情绪时,我们也就需要把我们的世界观,从『受害者』的世界观,暂且切换成『练功者』的世界观。

到底,就算不说到形而上的世界,只以唯物正确来说,人从『不幸』到『感幸』的过程,心中念波的基质,也是从『都是因为这样,所以我才会这样!』的受害者,慢慢转化成『虽然是这样,但我还是要这样!』的奋斗者,最后进步成『正是因为这样,所以我才能这样!』的感谢者。整个故事情节,还是会回到『价值完成疗愈法』的途径。

所以,一只鸡,它的生命到底怎么样才是只好鸡?当然我们现在讲究养生的人会觉得:能够在野外多散步的放山鸡,鸡肉是比较滋补的;饲料鸡肉质就算比较柔软,但是吃起来对身体来讲,就是比较不补;生命有它本身需要价值完成的部分,即使一只鸡,也要有这些『历练』,才能完成它补益人体的价值。

如果我们的生命,一直在要求自己的人生要有钱啦、要健康啦、要安稳啦、要遇到一个好的另外一半啦、要有人可以爱我啊……这些这些我们肉体人要求的东西,有可能对于『活着』这件事来讲,其实并不能帮助它达到价值完成; 就像饲料鸡一样,不够『补』。

《庄子》的文字写到这里,甚至好像在表示,追求客观所谓的幸福、或者客观所谓的安稳的人生,都已经不是《庄子》的诉求了。我觉得《庄子》的诉求可能是:你的人生,有顺境、有逆境,在顺境里面有顺境可以让你的心坏掉的方法,比如变骄傲啊、变自大啊;逆境里面也有让你的心坏掉的方法,比如痛苦啊、悲情啊、充满怨恨哪。

但是,无论来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、或者说游戏中的关卡,我们都要想办法在起哄做到承认事实。我们这个道家反正是修『真』,就是得承认事实,让自己的心能够处在都不会有情绪的状态。

如果说我们的一生,都对周遭有很多很多的要求,期望别人合我们的意的话, 站在道家的眼光,就会觉得这个灵魂有点是残障同胞,生命事情都需要人家扶 一把。作为一个灵魂来讲,就有一点不够『侠气』,感觉不象是一个真正好故 事的主人公。

2019 年 10 月 9 日星期三

老聃死,秦失吊之,三号而出。弟子曰:『非夫子之友邪?』 曰:『然。』

『然则吊焉若此,可乎?』

曰:『然。始也吾以为其人也,而今非也。向吾入而吊焉,有老者哭之,如哭其子;少者哭之,如哭其母。彼其所以会之,必有不蕲言而言,不蕲哭而哭者。是遁天倍情,忘其所受,古者谓之遁天之刑。适来,夫子时也;适去,夫子顺也。安时而处顺,哀乐不能入也,古者谓是帝之悬解。』

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

<养生主>的最后一段又提到了『死亡』这个议题了。前面<齐物论>『齐死生』的部分有讲过一次。在<齐物论>里面,对于死亡是『害怕未知的人会害怕死亡』的剪接。而<养生主>的主轴是承认事实而疗愈情绪,所以这边对于死亡,就有 另外一个角度的认知:

老子死掉了,他朋友来祭吊他,哭三下就走了。老子的学生就觉得这个老师的朋友很不够意思啊:『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?』

这个秦失说:『我是啊。』

『可是,你来拜我们老师就拜城这个样子,这真的可以吗?』秦失说:『可以啊,有什么不行?』

然后秦失就解释给老子的学生听:

本来我看他,还觉得他是号人物的,可是今天来看,就觉得他还是不行啊。刚刚我进去祭拜他的时候,发现有老人哭 他像死了孩子一样地哭;有年轻人哭他像死了父母一样地哭,这群人这样子加总在一起,一定有人是本来不想哭, 但是来了之后,顺着这个气氛,就也多情多感而多话了。这叫做『遁天倍情』

——你违背了心中的大宇宙、违背了心中之天、违背了我们承认事实的右脑;

人一定是有什么地方没有好好地承认事实,他的情绪才会增加了那么多呀!—

—这个是『忘其所受』。这样的人,情绪变得那么多,是因为他们忘记了,你这个生命,是跟谁要来的。

这种情绪的痛苦,就是古时候——《庄子》说『古时候』就是指人都很开悟的上古天真之人的世界——古时候认为的『遁天之刑』;人的『情绪』这件事情,是因为人的我执,不承认右脑看到的事实,你的心中之天、心中之神,就打你一下,这是一种『天罚』。所以人有情绪,事实上是一种天谴。

——庄子的因果论,好像不像别的宗教那么『绵长』,还报应到来世什么的? 就这个当下、这种情绪,就是每个人都在天天经验的,立即的现世报。

秦失说:『死亡』这件事情是这样子;刚好轮到你的老师来这里,他就来了; 刚好轮到他走,他就走了。如果你就承认这样的事实;他来了、然后走了,你 就应该没有那么多的情绪上的起伏才对呀!这就是古时候说的『帝之悬解』。 以周朝的语感来讲的话,『死掉』的皇帝叫『帝』,还活着的叫『王』,所以 这是在说:『在天上的那些神圣的神灵们希望我们做到解脱。』

而用『悬解』这个说法,是因为我们一般人的心情,就好像被悬丝吊着的傀儡一样,被外界的事物牵动。但庄子说:如果你能够谨遵大宇宙神灵们的教诲, 每一件事都承认事实、不动情绪,就能够得到心的自由,从这天谴般的实相中 挣脱出来。

卡通电影《攻壳机动队·2·Innocence》打到满屏弹幕的标语口号,日本临济宗高僧月庵宗光的偈子:『生死去来,棚头傀儡;一线断时,落落磊磊!』大约也是从《庄子》的这个语境出来的;再加上老子《道德经》的用语:『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,傫傫兮若无所归!』

分享到:

评论0

  • 您的称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