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掉是非之果–庄子破魔章(2)

所以,如果有一个人,他一开始的设定机制就是有高度的罪恶感跟羞耻心,他可能从小内心就受到一种恐吓

──如果你造了什麽孽,你死后会下地狱──把自己吓得不得了。

可是,一旦吓到解离,他反而会觉得:「人死了,什麽都没有了,怎麽还会有天国地狱呢?」他会这样说,可能是因为大量的恐惧累积到顶点,我执总量大到不得了。

我从前常举的例子,人有两种骄傲,一种是小骄傲,一种是大骄傲。

小骄傲是我这种,什麽事都想做到完美,因为我要让人知道我很厉害;大骄傲则是,不管他会不会做,不管那人是他上司还是谁,人家叫他做任何事,即使是他会的,他也都得乱七八糟。

因为他的整个无意识的设定是:「凭你也配叫我做事!」

但是那个无法做好、看起来好像笨笨的无能之人,你不会发现他其实有更大的骄傲。

看起来慌慌笨笨的无能之人,他的骄傲是大恐缦缦型的;我这个小恐惴惴的,是随时要告诉你:

「我JT叔叔很厉害哦!」

但是大恐缦缦型的骄傲,是连他本人都不会发现,他的无能,真正的动机是在「冲」对方;感觉不到自己真实的恶意,所以是解离。

人在动到辩论之心、是非之心的时候,「其发若机栝」,

这讲法我真的觉得很贴切,辩论念波很强的时候,他听人家讲话,会随时找别人讲话的破绽跟空隙,好准确地射出一箭;而且,是用机械弓来射的唷。

有一天郭秘书跟他一个朋友逛到我家楼下,刚好我家楼下有家西餐厅,我们就一起去吃西餐。我手臂这边有刺几个甲骨文,《庄子》的「游乎万物之祖」。

那小孩子都还没认出是哪几个字呢,他就说:「我看你那有错字。」人的辩论心之强,可以到这个样子。

你说辩论心强有没有恶报?我跟你讲,有的。那天一起吃饭的小孩子是穷人嘛,我跟郭秘书说:「哎,你朋友没什麽钱,也是被人拉来吃,这餐我们请他算了。」

那个人,脸臭的啊……就是「你怎麽可以这样瞧不起我!」的怒容。结果,他带着心如刀割、如滴血的表情,咬牙用力地说:「不用!这顿饭的钱,我自己出!」

人的辩论冲动强的时候,就是会被自己内在的矛盾虐到:

不要他出钱,他觉得被藐视,气得要死;

让他出钱,他又觉得被强迫遭受钱财的损伤,好像被抢了一样。

郭秘书两年后告诉我,他那个朋友的人生,真是不断不断重演这样的剧码,总是遇到两难的选择,不论选A或选B,都气得要死。

所以,辩论心强的人,就是会一直製造出这样的矛盾实相,来虐待自己的人生。

「其司是非之谓也」,辩论心强的时候,

你之所以会一直想找出别人的缺点、一句话把别人驳倒,那种冲动,

是因为我执的自己,你的「是非心」,想要扮演一个叫作上帝的权威角色,想要相信:「这个世界上什麽是对的、什麽是错的,都是我说了算。」

而这样的一颗心,就是《圣经》里面,上帝说绝对不可以吃的那个「是非之果」。

上帝跟亚当、夏娃说:「你不可以吃园子里的是非之果,你可以吃园子里让你永生的『生命之果』。因为,你吃了是非之果,你就会想要扮演上帝,决定什麽是对、什麽是错。」

结果夏娃就被一条蛇──蛇在神话的象徵物,是自我的萌芽──被自我的萌芽引诱了去。我执那个不实念波,汇聚成一个豆芽菜般的坨坨,那个形状像蛇。道家叫泥丸九宫;九座铜墙铁壁,挡住中间的泥丸夫人。

「泥丸」这个词可能是外来语。

日本的学者说,中国古代的医书,都没有泥丸这个东西。泥丸,印度发音叫nirvana涅槃,这个词出现之后,才变成中国话的。就是挡住你到达nirvana的铜墙铁壁;西方神话把这个东西画成九头蛇,是九座山峰的象徵物。

当你的自我开始萌芽,就会引诱你去摘是非之果吃下去。

亚当、夏娃在伊甸园里,本来閒着也是閒着,当然一天到晚做爱做的事了;吃了是非之果之后,就出现了道德批判,产生了罪恶感和羞耻心,觉得「自己这样子实在是太下流了,好丢脸哦!」

就开始拿树叶这里那里遮。上帝看了就说:「啊?我造出来的人类,才这样就坏掉啦?」这是「失乐园」故事的象徵意义。

《庄子》的<齐物论>心法,用基督教的象徵物来讲,就是要教你怎麽吐掉那颗是非之果。

因为你一旦吃下了是非之果,你就会扮演起上帝,随时随地都觉得:「全世界只有我是绝对的对。」

而且会不断地增强。

我执就是这样子,不断地想要说服别人站在它同一国,不断地增强它自己。

于是呢,「其留如诅盟」,如果你要改变我的意见,我就会硬扒在那边不让你改变。那个扒住的强度像是「诅盟」。「诅盟」的意思就是:「我对天发誓:如果我有错的话,我死全家!」

「其守胜之谓也」,因为他太想保住他「我相信我是对的,你是错的」这想法,他要守住他的胜利。

可是呢,一个人的心变成这样一坨我执的时候,肉体状况就变成:「其杀若秋冬」,身体的生命能是超级枯藁的。

有些年轻人,看起来总是很疲倦。但仔细看他的言行,往往就会发现:这个年轻的小朋友,别人有什麽意见,他都会觉得别人是错的,他不想接受别人的意见。并且面对任何选择,都很矛盾、很卡;任何选择对他来说都是两难的,选这边也不对,选那边也不爽。

别人也完全没办法讨好他:你理他,他觉得你好烦;你不理他,他又觉得好无聊。辩论是非心越强,越会产生那种矛盾,你怎麽搞,都不对。

「言其日消也」,当你的生命能都变成我执,你的整个心力和肉体生命能也会这样坏下去。

然后,他说「其溺之所为之,不可使复之也。」

当一个人爱上「我是对的」这种感觉,他就好像「溺之」──在今天讲就是addiction,沉迷于毒瘾

──人对于自己「我是对的感觉」上瘾到了难以戒毒的程度;所以,戒海洛因有多容易,练《庄子》就有多容易。

《庄子》这书,我唸到这里有个感觉:

如果你今天看什麽谁讲《庄子》的视频,也许会感觉飘飘然、超然超然的;但我觉得庄子讲的话都很重,有那种胸口碎大石的感觉吧?

因为庄子的文笔,即使是文言文,你也知道他写得好用力啊!

所以你看,庄子的话越讲越重了。

他说:这种人是「其厌也如缄」,「缄」就是封口。

他的心永远是吃得饱饱的(厌),你要灌新的、不一样的观念,他一定紧闭着嘴巴,不让你灌进去。

「以言其老洫也」,当一个人的心变成这样,他的心是很老很老,枯藁到完全没有活力的。

这样一个生命能消耗殆尽,整个硬掉的我执坨坨,是绝不让你改变的。

「近死之心,莫使复阳也」,一个快要死掉的心,怎麽可能恢复能量呢?

《庄子》在别的篇章<田子方>就讲了嘛:

「哀莫大于心死,而身死亦次之」,比较起心硬掉、死了,人的肉体死亡就不算什麽了。因为肉体死亡只是gameover,下次再玩嘛

──当然我也没说,练道家一定是要强调有来世的

──因为我觉得,道家的科学正确的好玩就是:我练道家,如果人死后没有灵魂,我也没亏到,就算他完全是骗人的,我练了,我这一世也会比较快乐。

所以死后没有来世也没关係,有练有开心,很值得了。

分享到:

评论0

  • 您的称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