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怒哀乐–庄子破魔章(3)

庄子说,这样的一颗心会怎麽坏下去呢?它坏掉的顺序是:「喜怒哀乐,虑歎变慹,姚佚启态。」

他的心一路坏下去之后,他的心就变成「乐出虚,蒸成菌」,他的快乐就好像一个空虚的竹管奏出来的音乐,像是一坨湿气长出来的香菰。

这什麽意思?

当一个人的我执越来越强的时候,他就会越来越相信「事实就应该是这样」;所以他脑中认为的世界是随他自己幻想的,他再也不会去确认这个世界的事实是什麽。

他绝对不会想说「我有可能是错的」,他脑子里在跑的东西都是他虚构的。

而这些虚构的内容呢,「日夜相代乎前,而莫知其所萌」,就好像赛马一样,今天这个念头跑前一鼻子、明天那个念头跑赢一鼻子,不断爆出一堆更加不实际的幻想念波。

而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念波是从哪里冒出来的,因为都是捏造的嘛!

《庄子》就说:「已乎,已乎!」,够了吧,够了吧!──这是庄子在惨叫了。

「旦暮得此」,「旦暮」,在《庄子》的文笔里面,有一个特殊的语感,就是「伟大的巧合」。

我丢个骰子:六点,十点……这个叫「旦暮」,就是random,机率。

一个人的我执硬掉的话,他那些不符事实的念头,就像丢骰子一样,今天六点,明天五点,你拿他有办法吗?

说到这里,庄子叹了一口气:「其所由以生乎」,这个人的念头是丢骰子丢出来的吗?怎麽会冒出这麽多莫名其妙的念头!

比如说上次在台北的《庄子》课,一个有点解离的同学,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:「父母不是都爱小孩的吗?」

其他同学跟我都很疑惑:「有这回事吗?」

很多信念都是他捏造出来的,你也拿他没办法。他就是相信「我想的就是对的」。

而刚刚陈述的,我执越来越重,那个喜怒哀乐,虑歎变慹,变成姚佚启态,有一个我执增加,从代偿到解离的,越来越糟的顺位。

我个人认为,在练庄子心法之前,必须先处理我称之为「邪恶心理学」的这个东西;

也就是道家的「科学正确」、可以测量人的心是不是健康的准则,这个要先知道一下──其实想到就觉得很恐怖,人类的心,是可以坏到那个程度的!

《庄子》的喜、怒、哀、乐、虑、歎、辩、慹、姚、佚、启、态,这十二个字,在我练庄子的这二十年里,越来越会看到,有一些人、一些状况、一些例子,几乎是对号入座、完全扣合到这十二个字。

所以,我姑且把这十二个字,分成三小段来说明。

「喜怒哀乐」,这个阶段,是人还在起情绪的阶段。

比如说我们因为什麽事情搞错了,所以就不舒服、不高兴;或者反过来,是因为怎麽样就高兴了。

这些情绪波动的状态,心当然是比较不安宁。

这些这些感觉,所谓情绪,其实都还是比较不够强的我执。

就像我刚刚讲的:不够强的我执会很害怕,够强的我执就不当一回事了。

就像有些人,不管你拜拜託他什麽事,他都会忘了,完全不当你是个屁。

这种完全不把你放在眼里的我执,我们不会认出他是狂傲,只以为他记忆力不好。

所以,喜怒哀乐这个阶段,还是不伟大的我执;

不伟大的我执叫作自以为是,

够伟大的我执叫作自以为非。

什麽意思呢?或许,庄子认为,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,就是:当你一出生,你的心就被灌入了很多我执;而你的功课,就是把这些不实念波化解掉,还原成原本的好能量。

人的心,有一部分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小东西,好像是老天爷在造人时留给你的,让人无法有意识的欺骗自己。

比方说你要我这个姓谭的相信我是姓王的,没办法对不对?

如果我能够说服自己相信「我就是姓王的」,那就代表我心中的这测谎机制已经被打坏了。

这个叫作「良知泯灭」──良好的感知力被消灭了──不是一般人说的杀人放火这些东西。

每个人心中都有测谎的机制,这个测谎的机制,庄子道家叫「心中之天」、「心中之真」;

或者是老子说的「玄冥」;

在医家叫「心中之神」。

也就是这个人心里还能承认事实的部分;

或者也可以说是:在表面意识中,还有多少潜在意识的含量。

当你表面意识的我执越来越多的时候,一开始我执不够强,所以会「喜怒哀乐」。

当人内心的程式在对自己说谎的时候,你的心中之神会「啪」地打它一巴掌,让你觉得不高兴、难受

──当然我们现在不高兴了,都会像花痴刑警一样,说:「是因为你错了,所以我不高兴。」

过去我们台湾很流行心理谘商,二十几年前我们台湾参加过心理谘商团体的人,都很会忽然之间,脸整个臭掉,然后跟身边的人说:「不好意思!我现在有情绪。我需要说出来。」

然后你问:「你怎麽啦?」

他说:「我有情绪,我的感受不舒服,是因为,你不注重我的感受!」

同伴们都陷入那种花痴刑警的状态,慌慌张张地对他强调「我们都是很重视你的感受的啊!」来安慰他。

却没有瞭解到:那个痛到一下、不舒服的情绪,其实是要告诉你,你有搞错的地方;

可是谁都喜欢觉得:「我有这样的感受,是因为你怎样怎样……」都把心向外了。

但是,你能有这些不舒服的情绪,至少代表你的心中之神,好歹还有打你一巴掌的能力。

但渐渐地,这些我执越来越强、越来越多,超过一个临界点之后,开始往伟大的我执迈进,这个伟大的我执,就会想要消灭心中之神。

它的方法就是,凡是发自心中之神的讯息,它就会说:「这是错的!你该死!」这叫「自以为非」。

什麽叫作「自以为非」?

比如你有一个冲动:「我好想吃巧克力呀!」

「不可以!会肥!」我执想要消灭心中之神的呼唤。

或者「我好想去乡下种田,享受田园的生活。」

「不可以!这样没有出息,对不起父母!」

它对你的心中之神产生的任何一个冲动跟呼唤,都会说「这是错的」。

而且它会製造一种「感觉」,来让你觉得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,那个感觉叫作「罪恶感」、「自责」;而它再更强一点时,叫作「羞耻心」、「面子」。

所以《圣经》的原始童话故事:亚当跟夏娃在伊甸园里面,搞来搞去,玩来玩去。在还没有吃下是非之果以前,就是「亲亲抱抱摸摸,好舒服噢!」

吃下是非之果之后「我太糟糕,太丢脸了!」然后羞惭得不得了。

有了罪恶感跟羞耻心之后,人生的质感就不一样了。

等到亚当跟夏娃被赶出去以后,他们的小孩子,一对兄弟,其中一个请上帝吃菜,一个请上帝吃肉。

上帝说:「我爱吃肉肉。」给上帝吃菜的那位恼羞成怒,就把他的兄弟给杀了。

这个故事要说的,以象徵物来讲的话,就是:

当一个人的罪恶感跟羞耻心拿到主导权之后,他的心就会变成,

明晓得「杀了兄弟,上帝也不会放过他」,他还是会恼羞成怒,来个一拍两散的同归于尽。

《圣经》这个故事的象徵意义,可能是在讲述人心的堕落层级。

一旦人的我执强烈到产生「自以为非」、「消灭心中之神」的力道时,人就会开始有「罪恶感」。

分享到:

评论0

  • 您的称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