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基本功-第(61)页

关于罪恶感的种种,真是练《庄子》的时候,极之难搞的一个主题。因为,我不能说「罪恶感百分之一百都是我执」:好比说,一个人,有时候,他觉得自己伤害到了他人,那个后悔时的自责和羞愧,的的确确是良心发现。而在家常之中,当一个人欺骗人、隐瞒真相的时候,自己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,有时候,我们也觉得那是一种「罪恶感」,但这种罪恶感,却是来自「天然的同理心」;因为,人在欺瞒的时候,身体里面是纠结的、恐惧的、不愉悦的,所以这种种身体感上的不舒服,传达到意识心的时候,也有机会被解释成「罪恶感」。而这一种罪恶感,却是健康的,不然就不是人了。

但是,在《庄子》第四篇〈人间世〉篇的重要「中阶」训练「支离其德」,它具体的练法,却真的就是「硬得做到不要受罪恶感支配」这一件事。

而这一个练法,如果练得好的话,效能往往是大到叫人喜出望外的。所以,在我而言,又不得不给它推荐一下。

它的效能,从正面讲,最容易显出力道的,就是在「家人之间」。

不晓得祖国有没有这种现象?在我们台湾,人与人之间,争相扮演施恩者和受害者来彼此踩住对方的罪恶感勒索,是很普通的事。比如说,「爸爸妈妈对你那么好、那么爱,你怎么可以不听我们的话、让我们伤心呢?」这种话,我们是常常会说的。

而这么一种和家人之间的情感纠结,在我的《庄子》课堂,同学若肯练「支离其德」,效果通常是最快的。

训练的方法,就是「先找出:什么事情会让自己对家人有罪恶感,那件事情,如果果真是我们比较喜欢的,那就不妨多做」。好比说,如果我不是那么想常常去看父母,但不去看他们,又会起罪恶感;那么,就不要那么常去看他们。如果不给父母钱我会有罪恶感,但父母又比我有钱,不给也伤不到他们的生活,那就不要给。如果他们来讨,就回一句:「等我比你们有钱了,再给。」总之,一般人觉得是「不孝」的事情,就不妨多做。而这么做了之后,一开始的两三个月,你会经验到:父母的不满情绪愈来愈多,很会追着你讲一些谴责的话来给你制造罪恶感。但拖过这一段适应期,之后,他们渐渐就会发现一个蛮难堪的真相:「这孩子,他的生活中比较没有我们之后,怎么好像……过得比较快乐了?」于是他们那种自认为的「我生你养你,恩重如山!」的那种狂傲的自恋,就会稍稍被挫败到,了解到他们对孩子而言的存在意义,时到今日,其实已颇为贬值,不值几文钱,从利润变成负债了。于是他们就比较不敢再那样自信满满地嚣张跋扈了。

分享到:

评论0

  • 您的称呼